我国农业最早出现于哪个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多少年
时间:
2024-06-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农业百科
文档下载
人们普遍认为,原始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不过1万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

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
正是寻求各种可食植物的努力,促使人类逐渐获得了对各种可食植物和许多不可食植物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慢慢地,随着人类植物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原始的农业诞生了。
人们普遍认为,原始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不过1万年的历史。从人类的整个历史来看,1万年前已经是距现代很近的事了。
人们当初是怎样开始驯化野生植物、学会栽培的呢。由于遗留下来的古代资料比较少,我们现在了解的还很不够,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原始人类进行植物驯化活动主要是从采集食用种子(包括植物的根茎等)开始的。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中,还保存着原始的氏族社会采集经济的痕迹——人们在他们的居室内发现了陶罐盛装的粟粒,并且还有窖藏的粟堆。这清楚地证明,远在6000年以前,我们祖先的生活便离不开谷物了。
应该承认,人们通过播种和栽培植物来保证获得大量食物,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在这以前,男人们四出去捕鱼打猎,以作为人们食物的来源。但是,仅仅靠渔猎获得食物并不是那么可靠的,为了不饿肚子,女人们就在居住点附近寻找一些可以充饥的东西作为补充。她们从草丛中搜集种子,从树上采集果实,还从土壤里挖掘可以吃的根、块茎和球茎等。有的时候,人们无意中掉在地上或者因吃不完而埋藏在土里的植物种子竟然发了芽,并在那里生长起来。后来,人们终于认识到:如果把种子撒到土壤里,植物就能够发芽生长,还会产生更多的种子,这样就可以不必费很多时间跑很远的路去采集了。
经过了无数代人的观察和探索,人类关于植物种植的知识终于积累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约在1万多年以前,人们便开始有意将一些植物的种子播撒在土壤里,让它们生长、开花、结果。人们发现,运用这种方法比到处寻找采集既方便、又可靠,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种植技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终于将一些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逐步驯化培育成为更符合人类要求的栽培植物,使野草慢慢变成了人们需要的作物,原始农业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原始的农业被称为“刀耕火种农业”,因为那时候人们赖以生产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火。人们用简陋的石斧之类的原始工具将树丛砍倒,把枝叶丢弃在地上晒干以后,连同地面的野草一并烧掉,然后在地面上撒上植物种子,或者用石锄、削尖的木棒之类的工具在地上挖坑播种,任其生长。作物成熟后,人们用石镰或蚌镰等工具割下谷穗,再用石磨或石碾加工成可口的食物。后来,人们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耜和石犁等农具,并认识到经过人为耕锄的土地会明显改善作物的生长,增加收成,于是,原始农业就发展成为“耕锄农业”。
在植物中,最早受人们青睐的是一些籽粒好吃又容易保存的禾谷类植物的种子,其中粟就是最早被原始人类驯化的栽培植物之一,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粟粒,除此之外,我国的考古学家还在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安徽、河南、云南等地发现了碳化的稻谷,其年代距今都在4000~7000年之间。类似的发现在国外也有很多报道,可见,在六七千年以前,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些禾谷类植物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医药也顺带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现代考古学为我们了解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遍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3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国。中国原始农业具有明显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较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总之,中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建立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一度流传的所谓"中华文明西来说"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多少年
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